肇事逃逸致人輕傷是不會判刑的。
(一)行為人將人撞傷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應根據行為人不同的罪過形式予以定罪處罰。
1、對于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證據能充分證明行為人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不具備間接故意殺人主、客觀條件的,均應按交通肇事定罪處罰。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傷勢極其嚴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為人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為逃脫罪責駕車逃逸,而被害人最終確已死亡的,對于這類案件,筆者認為應當認定該行為只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處罰。而應根據第二款,即“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一規定來定罪量刑。
3、行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當時的情形下行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傷嚴重有死亡的可能,卻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對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采取放任的態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案件,應視不同情況分別定故意殺人罪或以故意殺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罰。
4、行為人肇事致人重傷后為逃避罪責,故意將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對此行為應以直接故意殺人罪定罪。
(二)在處理二次肇事案件時,由于行為人對第二次肇事結果有故意和過失的不同心理,我們應分別考慮。
1、“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實踐中可能表現為同種數罪的情況。比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害怕巨額的賠償費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為人已觸犯了一個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違反交通法規,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構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由于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均是過失犯罪,客觀方面均是肇事行為,先后兩次肇事侵犯的客體相同。刑法理論上將這種情況稱為同種數罪,按照數罪理論和司法實踐同種數罪不宜并罰,應在該罪法定刑的幅度內從重處罰。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為奪路逃跑,不顧他人安全撞軋他人致死的。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則應對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并罰。如果行為人先前的肇事行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則只對行為人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3、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駕車逃跑,在逃逸過程中對撞軋多人致一人或數人死亡。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放任另一種肇事結果的發生,對于這種間接故意的二次肇事應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按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罰。之所以這樣認定,最明顯的一個理由就是行為人在客觀方面是實施了用駕車撞人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4、行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重傷。此時,行為人明知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而駕車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再次肇事又致第二次肇事的被害人死亡。對這種案件,筆者認為,行為人第一次肇事造成重傷等危害結果,已成立交通肇事罪。后又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這種階段上行為又成立故意殺人罪。此時應對行為人進行二罪并罰。因行為人對二次肇事有間接故意和過失之分,我們應分別處理。第一、如果行為人的第二次肇事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則應將前二罪的并罰結果與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再進行并罰。第二、如果行為人的二次肇事行為應定故意殺人罪或交通肇事罪的,仍應依據數罪并罰的理論進行并罰。
肇事逃逸致人輕傷,那么是不會被判刑的。交通法中將此類事件的定義,需要看受害人的受傷程度,如果肇事逃逸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那么法院在審理的時候,是采取從重處罰的態度。很多肇事逃逸的肇事者,因為沒有及時救援受傷的人,最后造成了別人失去了生命。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賠償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再保險公司
2021-01-15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