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死亡逃逸怎么處罰?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二、哪些情況構成肇事逃逸?
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6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三、發生交通肇事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1、啟動查緝預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轄區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交通事故現場痕跡、遺留物等線索,及時啟動查緝預案,布置堵截和查緝。
2、發布協查通報或社會公告。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發協查通報、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發出協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告時,應當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實、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情況、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關情況。
3、部門間緊密合作。接到協查通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發現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嫌疑車輛的,應當予以扣留,依法傳喚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與協查通報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案發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辦理移交。
綜上所述,發生交通肇事逃逸后,公安機關要啟動查緝預案,各部門之間協同合作,對車主抓捕。致人死亡的,屬于情節嚴重,構成犯罪,檢察院起訴后,法院根據情節進行良性,標準參考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除了判刑外,肇事車主要承擔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恤金等民事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2020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訴前調解怎么說
2021-01-11能否對共同犯罪行為定不同的罪名
2021-02-03征地補償費用有哪些
2021-02-09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