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會判刑的刑期是多久?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當然了,肇事逃逸會判刑是因為逃逸造成的后果已經比較嚴重了,如果有六人以上死亡且負同等責任的,以及肇事逃逸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已經達到了60萬元以上的話,量刑都是在三年以上到七年以下的,逃逸導致當事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量刑最嚴重,規定的是七年以上。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能否逮捕
2020-12-31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