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會在駕駛車輛的時候發生一些交通事故。車輛刮擦就是其中的一類,我們在接觸這類事件時,有時可能一些原因離開現場,這類情況不算逃逸行為,只要時候到交警處理這類事件,說明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可以了。
不算。接受交警處理。可以提出承擔全責,但避免認定肇事逃逸。到交警隊說明情況,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不是逃逸,去接受正常交通事故處理即可。
一、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 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哪些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這類案件是屬于相關的個人知道只記得交通違法行為,對案件的處理無異議的。事后進行相應的辦理的,在我國的法律規定中不算是交通逃逸案件。而酒駕的當事人或造成交通事故在處理時留下虛假姓名的,這類交通違法者,才算做交通案件逃逸者。
撞車后逃逸怎么處理
交通事故逃逸賠償標準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