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時主張工傷待遇和經濟補償
1、如果不解除勞動關系,在享受工傷待遇之余,可以要求及時補發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法》第九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支付應付未付的工資或津貼。
依據《違法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已經失效)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同樣依照《違法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因此如果用人單位有克扣、無故拖延、不支付加班工資和特殊津貼、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的等違法法律規定的情況,勞動者要求補發工資并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是有法可依的。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一次性以貨幣形式發給。
2、如果解除勞動關系,不僅可以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工資和津貼、要求經濟補償金,還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由于用人單位的過錯導致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
對于五至十級的工傷職工,用人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是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僅可以享受一次性的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更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經濟補償。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為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經濟補償。另外,對于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一個月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要求雙倍的工資。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以及因企業破產、裁員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都應當依照《勞動法》第47條規定的標準支付補償金。
工傷保險待遇與上述要求的經濟補償等同屬勞動爭議,可以在解決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中,一并提出請求。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防止錯過維權的有效時間,也能是工傷職工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