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對于違反行政法未構成犯罪的當事人會判處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作為警告,警示他人不要再犯的處罰措施。受到行政決定書之后,行政處罰多久交罰款?有什么具體規定?今天律霸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歡迎閱讀!
一、行政處罰相關的法律法規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我國《行政處罰法》[1]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1996年10月1日起履行。其內容除總則、附則外,主要包括行政處罰的種類與設定、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行政處罰的決定、行政處罰的執行和法律責任等。[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六條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
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
(二)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繳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二、行政處罰的相關原則
(一)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最基本的行政處罰原則,是依法行政原則在行政處罰領域的具體體現。其基本內涵就是處罰依據法定、處罰種類法定、處罰主體法定、處罰程序法定、處罰形式法定、處罰職權職責法定。《行政處罰法》第三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根據這一規定,處罰法定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處罰設定權法定。處罰設定權法定是指哪些法律規范可以設定行政處罰及其設定哪些種類的行政處罰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
2、行政處罰依據法定。即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受處罰行為是法定的。凡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予以處罰的行為,均不受處罰。處罰必須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依據,否則,行政處罰是違法的,應屬無效。行政主體對于法定應予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依法定處罰種類和內容進行處罰。處罰要求實體合法。
3、行政處罰主體及其職權法定。行政處罰是一種行政權力,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外,其他機關或者組織不得行使。另外,法定主體行使處罰權時必須遵守法定的職權范圍,不得越權或者濫用權力。
4、行政處罰程序法定。行政機關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無效。如,符合聽證條件當事人要求聽證而不舉行聽證的,處罰無效。
(二)處罰公開、公正、過罰相當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公開,在制度上:一是要求行政處罰的依據要公開,凡是作為處罰依據的規定應當是事先公布的;二是要求實施行政處罰的執法過程要公開,如依法表明執法身份、公開舉行聽證會聽取意見、處罰的事實和理由公開、處罰決定公開等。
(三)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五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行政處罰的目的是糾正違法行為,減少和消除違法行為,教育當事人自覺守法,處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對情節輕微的違法行為也不一定都要實施行政處罰。
(四)保障相對人權益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五)監督制約、職能分離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的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防止“暗箱操作”和濫用處罰權。為此,《行政處罰法》規定了一系列的體現職能分離的條款。其中包括: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的調查與審理分離;作出罰款決定的機關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
如果執法人員收繳罰款,一般為收繳罰款后兩天內將罰款交至指定機關。如果未能按照規定繳納罰款,還需要承擔滯納金的繳納。因此大家受到罰款處罰時,一定要及時繳納,否則滯納金越來越多。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