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法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都是因人而異。有的時候由于各種因素無法對犯罪者進行處罰的,就需要犯罪者有不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應具備的必要條件。總得來說法律不僅約束著每一位公民,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創建美好的未來。
一、不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應具備怎樣的條件
予處罰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或者行為人雖實施了違法行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處罰。不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應具備以下幾種:
第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是處罰機關應當責令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和能辨認或者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應對實施的違法行為負責,接受行政處罰。
第二,不滿14歲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的,因其未達行政處罰責任年齡,不予處罰,但要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
第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二、違法行為,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是什么情況
A.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B.當事人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后果的
C.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D.當事人是受到他人脅迫而有違法行為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四,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法律另有規定除外。
共建美好的生活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義務。懂得維權,不僅是保障自身的利益,同時也是保障用人單位的行使權力。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毀掉自己的人生,這是錯誤的選擇,也是部分有責任的表現。以上就是對不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應具備怎樣的條件的簡要敘述。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