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喝酒后開車,思維受到酒精的影響,反應緩慢,容易發生事故。受害人通常會報警,交警接到報案后來到事故現場調查。這個時候,在肇事方提供足額賠償的情況下,受害人可能考慮和解,要求交警不追究對方責任。那么,醉駕發生事故已報警還能和解嗎?小編通過本文告訴大家。
一、醉駕發生事故已報警還能和解嗎?
飲酒后駕駛機動車出交通事故,交警當場對駕駛員進行酒精檢測的,達到處罰值的,即使事故一方不追究,交警也會對酒駕司機進行處罰。雖然對于情節輕微的醉駕,現在可以酌情免除刑事責任,但是如果發生了小型事故,公安機關撤案的難度很大。酒駕肇事對方和酒駕司機私下協商對方可以在民事方面對酒駕司機不追就,但交警會以危險駕駛罪對酒駕司機進行立案偵查。
二、醉駕交通肇事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公務員醉駕的影響是什么?
按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有關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這就意味著,普通公務員甚至是各級官員,如果因醉駕被判拘役,就必須開除公職。而公務員招考規定中也有明確條文,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不得報考。不僅公務員,包括律師、公證員等職業,一旦受到刑事處罰,都會被吊銷執業證書。對于個人來說,這幾乎影響一生。
目前司法界傾向于以“危險駕駛罪”來界定醉駕,若醉駕造成嚴重后果如導致死亡的,甚至可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但是具體判決從重從輕,要看醉駕是否造成人身或者財產損害,以及醉駕司機的認罪態度,這些都會影響最終量刑。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對醉駕發生事故已報警還能和解嗎這個問題有了一定了解。醉駕發生事故,雙方當然可以就民事賠償達成和解,但是醉駕行為構成犯罪,即使肇事方和受害人家屬達成和解,交警依法會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只不過諒解書可以幫助法院減輕對當事人的處罰。
醉駕判刑多少年
醉駕撞死人判幾年
2020年醉駕入刑標準最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如何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
2021-02-28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0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