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行為是屬于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的行為,在公務員行業中很少有人醉駕,但是事業單位中的人卻是有一定比例的人不會遵守這方面的規章制度,這種行為也會對事業單位中的職業生活有一定的影響。那么醉駕是否影響事業單位的入職和升職呢。
數據至少給部分企事業單位敲響了警鐘,畢竟醉駕對于公共安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交通法規對于醉駕之嚴已經前所未有,但還是出現如此龐大的醉駕數字,存在的問題值得深思。
政府公務人員醉駕明顯少之又少,關鍵是政府機關對于公務人員醉駕零容忍的態度,對于危及公共安全分子勇于說不,再加上社會民眾對于公職人員言行的監督,公務員醉駕者呈直線下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為何企事業單位醉駕者依然眾多,而且還呈直線上升之態?
筆者認為原因有二:其一,企事業單位沒有將中央倡導的“八項規定”嚴格落到實處,各種所謂的公務應酬依然繁多,而且處于企事業行列,自然少了公務員的那份自我約束,受民眾監督的幾率也不大,更不會引發太大的輿情。因此,企事業員工自我約束力不大,單位對于飲酒管束也不會很嚴,導致的結果是醉駕者眾多。
其二,企事業單位對員工醉駕并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仍然認為喝酒乃私事、家事。
企事業單位員工有別于普通老百姓,百姓犯法底兒得自己兜著,損失的全是自個兒的,而企事業單位卻不同,即使醉駕被抓,也有單位福利兜底,頂多被領導批評一下,回頭該干嘛還是干嘛去。因此,企事業單位員工對于醉駕的危害性并沒有太多的警惕,更不會往丟飯碗、丟臉面方面去想。
執法部門在公布這組數據的同時,應該將醉駕者所在企事業單位一并公布,醉駕犯罪,企事業單位對此應負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缺乏對員工的法治教育力度,就應該接受社會監督和批評,甚至影響這些單位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讓醉駕真正成為這些單位的恥辱。
逾半數醉駕司機來自企事業單位的數據應該敲響企事業單位的警鐘,必須明白,醉駕危及社會公共安全,它并非家事,更不是私事,而是要受到全社會譴責的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對于醉駕者,企事業單位應該堅決說“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該清除的清除,該追責的追責,這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
再升職的時候如果有醉駕記錄,可能是會要收到影響的,但是如果只是辦理入職的話影響還是不大的,但是醉駕是屬于違反交通法律的事情,八項規定中也是嚴厲禁止的行為。還是應該遵守法律法規的。
醉駕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0年醉駕處罰新規定
醉駕可以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20-12-28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HR外包
2021-03-11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