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訴狀以后什么時候抓人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2、公安機關決定立案偵查以后,可視案情需要決定什么時間抓人,這沒有具體時間規定,一般情況下,案件立案偵查工作開始時,犯罪嫌疑人已經在看守所了。
3、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內轉捕。
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