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一名張姓游客一家四口隨團赴日旅游,被帶到免稅店購物。他花了9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購買被宣傳成是藥品的保健品。事后在網絡上看到差評,想退貨卻受到導游極力阻撓。
據悉,張先生所買的納豆精、酵素等產品,包裝所載明的生產地址,并沒有工廠存在。
日本有很多專門為中國大陸游客定制的產品,應該都經過相關部門核準上市,但品質不一定最好。而同樣的產品,在免稅店和一般店家價差有可能達一倍以上。
報道引述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節目指出,有些免稅店產品價格反而高,因為店家、旅行社和導游都要抽成,導游最多可拿到總價25%的回扣。
報道舉出一種健康食品為例,平均一粒為11日元,在這類免稅店里卻高達69日元,足足高出5倍多。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游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雖然中國駐日使館曾通過微信提醒旅客謹慎購買高價保健品,但投訴或求助電話不減反增。
【法律解讀】
最近有人招聘去免稅店購物的人員,大概要求是需要有回國的機票,然后最近無在免稅店購物的經歷,應招后讓你拿著機票去免稅店購買大量的化妝品,然后拿到貨后給他們他們再進行銷售。或者沒有機票的會讓你在網上先預定張機票,然后購買完之后取消。
看似很簡單,但是這種行為已經違法了。 免稅故名思議,是免除了一部分的國家稅收,免稅品的入關出關都有一套很嚴格的流程,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就好比一些國外的品牌,他們在進入免稅店出售之前是走的免稅通道,并沒有給國家繳稅,在國內出售屬於偷稅漏稅情況,這就是為什么必須在免稅店購買后去機場離境的時候才可以領取。
同在免稅店出售的韓國商品,雖然可以現場領走,但是這些商品其實也是沒有給國家繳稅的。 目前韓國員警正在調查,嚴重者有被遣返的危險!免稅品是禁止在國內銷售的,但是這種行徑恰恰鉆了他們的空子。 目前部分大學已經發出通知,請大家一定不要做這份工作!找工作必須保證合法!不要因為簡單輕松就觸犯了韓國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