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之下,少不了大大小小公司的存在,我國為了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對職工的保護頒布了“公司法”,使公司運行更加流暢,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鼓勵更多人的創新創業。但是公司法中有些問題我們都不是很清楚,那公司法一至權利的問題有哪些呢?
《公司法》第4條規定:“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這是我國《公司法》關于股東權利的基本規定,不管是有限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倡導“股權文化”思想的新《公司法》都是圍繞這一規定而展開。新《公司法》力圖通過各項具體的制度安排,讓公司股東的權利落到實處。因此,在公司的設立、經營、變更、解散、清算、注銷等過程中,股東行使權利的方式各有不同。具體來說,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主要權利包括:
一、 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章程被稱為“公司自己的憲法,是公司內部的自治法。”設立公司須向工商登記機關提交公司章程公司才能得以成立。公司成立以后,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具有約束力。有權制定公司章程的主體僅限于股東。公司成立以后,股東可以通過形成股東會表決修改章程。因此,股東擁有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權。
二、 顯示股東身份
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如果履行了對公司的出資義務,當然就是公司的股東。公司也有義務在相關資料(比如公司的股東名冊)上顯示該出資人的股東身份。若出資人的股東資格沒有得到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登記機關的書面確認,該出資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股權確認訴訟。在司法實踐中,證明股東身份的憑證有許多:除了股東名冊以外,還有公司章程、股東協議或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這幾項法律文書均需要有股東簽名);公司向股東簽發的出資證明書;以及工商登記機關的登記資料等。需要指出的是,這幾項證明股東身份的文件如果發生沖突的話,該以哪種證據確認定公司的股東資格
工商登記資料屬于對抗證據,它具有對外宣示效力,也就是說,工商登記具有向善意第三人宣示股東資格的證權功能,第三人有理由依賴登記材料的真實性,即使登記內容存在瑕疵,第三人仍可基于對該登記內容的信賴,要求工商登記的股東按登記的內容對外承擔責任。
股東名冊屬于效力證據,它具有推定效力,即在沒有相反證據時,股東名冊就是股東資格的證明。實質上的權利人在尚未完成股東名冊登記或者名義變更前,不能對抗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因為新《公司法》第33條第2款、第3款規定:“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股東會決議、股東協議或股權轉讓協議等術語基礎證據,它們可以在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產生約束力,但對第三人以及公司都不產生效力。實際出資人如果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的話,只能根據這些證據首先向法院提起確權訴訟。
三、出席股東會,行使表決權
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公司法》第38條對股東會及其職權作了明確規定,公司最重大的事項均由股東會決定。而股東作為公司老板或真正的主人翁,其行使參與公司決策、選擇管理者、決定資產分配方案等股東基本權利的主要途徑就是參加股東會。依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這些需由股東按資本比例或約定比例集體通過股東會決定的事項包括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董事會成員,選舉監事會成員,審批公司利潤分配和虧損彌補方案,增減公司注冊資本,決定發行公司債券,公司分立、合并、解散、變更形式等11項職能。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特定情況下可以召集并主持股東會
雖然每一個股東不管出資數額、股權比例多少,都有權參加股東會行使表決權。但由于公司的控制權往往牢牢掌握在大股東手里,股東會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會及董事長的話語權同樣掌握在大股東手中。為了防止大股東將股東會流于形式,長期不按期召開股東會,或者發生了臨時重大事項故意不召開股東會,致使小股東的知情權和參與決策權不能實現,《公司法》從保護小股東利益出發,賦予代表十分之一表決權的股東在特定情況下有權提議召開股東會,并且如果董事會或監事會不召集、不主持股東會會議,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見《公司法》第41條)。這個規定是新公司法修訂的一個亮點,對于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權益維護非常重要。
五、請求撤銷或確認股東會、董事會決議無效
對于股東會或董事會的不當決議,股東有權向法院提起撤銷或無效之訴。撤銷之訴與無效之訴的區別在于:如果會議決議的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則可申請確認無效。如果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或者決議的內容違反章程則可申請撤銷。見《公司法》第22條之規定:“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六、知悉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
為了確證股東的知情權,防止控股股東或者優勢股東利用信息不對稱而損害中小股東和公司利益的情況發生,2005年前實施的舊《公司法》就規定有限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查閱權。而新《公司法》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股東對公司章程、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的查閱權,除此之外,股東對上述各文件還享有復制權。更為關鍵的是,新《公司法》允許股東有權查閱公司會計帳簿,使得股東的知情權無論從廣度和深度均有了很大變化。如果股東的上述知情權得不到滿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股東行使知情權時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股東可以查閱、復制董事會會議決議和監事會會議決議,對于這兩會的會議記錄是不允許查閱的;二是股東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權利受到一定限制,即若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有不正當目的的,可拒絕提供查閱,但必須說明理由,股東可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可見,新《公司法》將查閱公司帳簿的最終決定權歸于法院所有,由法院來判決股東查閱帳簿的合理性;三是根據《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公司帳冊的原始憑證不能被查閱。
以上便是解決公司法一至權利的問題,公司法現在來說還不是十分完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具有一定的曲折性的,法律也不例外,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其前進性,遇到相關問題我們可以向上級單位提出解決,一定會得到最好的解決方法。
?《公司法》中哪些規定體現了對股東權利的保護?
?股東想要分紅,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股東退股有哪些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年老員工能不能辭退
2020-11-17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