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11年1月買方王先生和賣方李先生簽訂了買賣合同,雙方對合同的建筑面積、轉讓價格等進行了約定,但在合同的附件“房屋平面圖及房地產四至范圍”中沒有對房屋的結構等情況進行約定。
買方王先生支付了全部房款,雙方辦理了登記手續并交接了房屋。2011年3月買方王先生取得了該房屋的房地產權證。
2011年4月,房屋所在地的物業管理部門向萬先生下發了《違章限期整改通知書》,通知房屋的內部結構已經改變,四處承重墻已經被拆除,要求限期恢復。
買方王先生遂起訴到法院,要求賣方修復房屋的四處承重墻。
案件焦點:
買方王先生對房屋進行了驗收并已實際入住,賣方是否因此免責?
賣方未盡瑕疵擔保義務,是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法院判決:
賣方李先生在法庭上稱,房屋結構狀況在買方王先生看房和房屋交付時并無差別,王先生對此是明知的,因此自己已經交付了經過買方王先生驗收的房屋,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法庭認為,雖然現有證據能夠證明買方王先生在購房過程中對房屋的結構狀況沒有提出異議,但不能得出賣方李先生已盡告知義務,以及對出售的標的物可以免責。
最終法院認定,買方要求賣方恢復房屋的內承重墻,有法律依據,判決予以支持。
法律分析:
法庭判決的理由有二:一是對于隱蔽瑕疵賣方應當盡告知義務;二是驗收合格不能免除隱蔽瑕疵的物的瑕疵擔保責任。
因為任何買方購買房屋時,都希望買到符合建筑安全標準的房屋,如果賣方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未盡隱蔽瑕疵的告知義務,就會使買方做出違背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合同本身即有瑕疵,故賣方應但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因為質量問題,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三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五條: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買受人可以依照本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漏水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18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拆遷一樓小院算面積補償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