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被害人和解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被害人死亡的、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等,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
第四百九十三條?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與犯罪嫌疑人和解。
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
第四百九十四條?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
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經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代為和解。
法定代理人和監護人的區別
1、設定兩者的目的不同
法律設定監護人的目的是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解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民事行為能力方面的障礙,從而使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得到實現。而法律設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則在于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行為和訴訟行為,使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通過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積極參加民事活動和訴訟活動,滿足自己的利益。
2、責任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賦予監護人一種法定的身份,以便監護人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職責。因此,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給他人造成損害時,法律規定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根據在于監護人的過錯責任,即監護人沒有盡到管束被監護人的責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責任,也不是監護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擔民事責任。
3、身份不同
在實際生活中,監護人有時是一身兼二職,即被告人與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需要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的附帶民事訴訟中,監護人既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當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因此,必須在法律文書中明確監護人既是民事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雙重身份。如果只將其列為法定代理人,不明確其民事被告人的身份,就意味著監護人本人不是訴訟當事人,而只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其本身職責只是代為訴訟行為,與訴訟結局并無利害關系。這樣在訴訟終結時,判決法定代理人為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即沒有理論依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被害人死亡的、被害人系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等,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和解。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呢
2020-11-20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房屋拆遷時,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維權
2020-11-19公益拆遷就是國家拆遷嗎
2021-02-20政府修路拆遷時應具備哪些拆遷手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