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行政主體缺陷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法學重視行政組織研究,其側重點在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機關構成機制與行政效率問題,卻忽視了行政管理活動的主體資格與法律責任承擔。但我國的行政主體理論自80年代末出現以來,到90年代中期就已成為行政法學研究行政組織的主流。而且對行政主體的探討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行政組織法的全面研究。同時,因其是個極為重要的行政法學概念,故行政主體概念也被不少國家所使用。如法國“personnemoraleadministratif”、德國的“verwaltungstrager”及英美國家的“administrativeagency”等概念。[1]
一、行政主體概念
(一)行政主體的內涵及性質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理論對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行政機關、法律規范授權組織的歸納與概括而形成的,是指享有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并能獨立承擔該行政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的社會組織。
行政主體不單純是一個理論概念,而且也是一個法律概念。雖然至今法律規范中尚無這一直接專用語,但行政法學中的行政主體不是一個純理論化的概念。一方面,這是根據行政法律制度對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組織的法律規定與要求的總結與提煉,如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法律制度對行政行為主體要求的規定等;另一方面,對行政主體概念的理解及其條件、范圍的界定,又將直接涉及到行政主體在行政執法與行政裁判制度中的確認與適用,決定著行政法律關系的判定、行政行為的效力及法律責任的承擔。[2]也有學者認為,在我國行政主體不是法律概念,而主要是一種行政法學的概念,它是行政法學為研究行政法律關系而對關系參加人進行抽象而創制的概念。[3]
(二)行政主體概念存在的理由
在我國的行政法學研究上,歷來都是以行政機關、行政工作人員為對象,而沒有從行政主體的角度進行研究。但是,行政主體和行政機關、行政工作人員是不能等同的。行政法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一個行政機關有權實施行政。管理活動,也就是哪一個行政機關能夠成為行政主體。因此,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的基本概念。這一概念的存在,既是基于實踐的需要,也是行政法學對實踐的抽象概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