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999年9月,某化工廠保衛處治安協管員何某、李某與工廠旁商店的女營業員舒某因故發生爭執,何某對舒某有不文明的行為。正在商店打電話的張某見狀上前勸阻。在勸阻過程中,何某用手抓破了張某的脖子,張某反擊,用板凳將何某頭部打破。后經法醫鑒定何某為輕傷。1999年12月,某部門以張某尋釁滋事為由,對其作出勞動教養一年的決定。張某不服,申請行政復議,認為其行為不構成尋釁滋事,請求撤銷該部門作出的勞動教養決定。復議機關經審理查明,該勞教決定認定的事實不清,定性不準確,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目的規定,撤銷了該勞動教養決定。
[評析]
本案涉及定性不準確造成違法行政的問題。行政行為的作出必須基于必要和適當的客觀事實,事實的存在及其性質正確認定,是行政行為正確性和合法性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事實不清或對事實的性質認定錯誤,都會影響到行政行為的正確性。本案具體涉及對尋釁滋事行為的認定問題。尋釁滋事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哄搗亂,無理取鬧,毆打傷害無辜,肆意挑釁,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尋釁滋事行為構成有兩個特征:一是行為人主觀上存在故意,希望從滋事中尋求精神刺激,或滿足其稱王稱霸的心理;二是客觀上表現為隨意毆打他人,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行為。本案中,張某主觀上沒有尋釁滋事的故意,其本意是勸阻爭執。從客觀上來看,張某的行為不是隨意毆打他人,是雙方矛盾激化發生沖突引起的互毆,不應定性為尋釁滋事。因此,復議機關撤銷了該勞動教養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27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