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第項規定“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這就是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時,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必須告知當事人的行政復議權和行政訴訟權。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而采取的救濟措施,理論上如何理解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如何告知當事人的行政復議權和行政訴訟權?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條件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申請復議,由有復議管轄權的行政主管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重新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行政活動。行政復議是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進行層級監督的一種較規范的活動,是行政機關對行政執法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請求,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判,解決行政爭議的訴訟活動。從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既有共同之處,又有區別。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是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是憲法關于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體現。共同之處在于:以解決行政爭議為共同對象;爭議雙方中有一方必然是行政機關,而行政機關永遠處于被申請或被告的地位;活動全過程以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為中心內容;不適用調解原則;最終目的是為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區別在于:受理機關不同。行政復議由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受理;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受理。行為的性質不同。行政復議中復議機關的復議行為是行政行為;而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司法行為。程序不同。復議機關進行復議是行政程序;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訴訟程序。審查內容不同。復議機關既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又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適當性;人民法院除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外,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不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適當性。所處的階段不同。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法律、法規規定適用復議前置的,當事人只能先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能先提起行政訴訟,對判決不服的,再申請復議,兩者順序不能顛倒。法律、法規規定適用雙軌制的,當事人若選擇復議,只有等復議程序完畢,對復議決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若選擇訴訟,不能向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因此說,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第一階段,而行政訴訟是處于第二階段,與行政復議表現為承接關系。行使權力不同。行政復議行使的是行政管理權和行政監督權,復議機關不但能維持或撤銷下級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且還可以直接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擁有完全的變更權。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司法審判權,除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外,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改變具體行政行為,只能維持、撤銷或部分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裁決的性質不同。行政機關的復議決定是單方行政行為,除法律規定由復議機關作出終局裁決外,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的判決或裁決是司法行為,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的,在法定期限內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上訴。執行方式不同。復議決定生效后,當事人不執行決定的,除法律規定有執行權的行政機關自行執行外,其他的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訴訟的判決生效后,當事人不執行判決的,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有完全的強制執行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人流男方賠償多少合理
2020-12-04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情形
2020-11-25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核保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