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我國公民是具有財產權利的,公民合法的財產受法律保護,而公民也有權處置個人合法的財產,例如進行轉贈、出售、出租等的權利。
生前將財產贈予他人的,并不一定要公證才有效的,只要贈與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不進行公證也是有效的,但公證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贈與行為有效的條件:
1、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是贈與行為合法的必要條件之一。
2、贈與的財產是依法可以贈予的,財產是屬于贈與人的合法財產,例如房屋、汽車、股權等。
3、贈與行為是贈與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如果贈與財產是被迫的,通過虛假的方式讓贈與人贈與的,財產贈與行為無效。
通過上述的分析,公證并不是財產贈與生效的必要條件,贈與行為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不進行公證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贈與人和受贈人最好簽訂贈與合同,確定贈與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