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還追究刑事責仼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嫌疑人取保候審后與會不會判刑是沒有關系的,會不會判刑主要看有沒有犯罪事實、犯罪情節、犯罪證據是否充分等因素。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取保候審被解除了有什么后果
1、取保候審期限屆滿。
按照法律規定,取保候審的期限是一年,當期限屆滿時,公安機關、檢察院或法院等司法機關,就會通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前去辦理解除取保候審的相關手續。
這時,就說明司法機關沒有充分的證據資料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那么在其收集到新證據、新線索之前,是不會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了。
但是,解除取保候審并不代表就一定沒事了,只有收到公安機關的撤案(銷案)通知書,才算真正沒事。
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
若解除取保候審后,長時間仍沒有收到銷案通知書的,可以向公安機關詢問、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投訴復議,或向同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投訴復議,盡可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2、變更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
在實踐中,因司法機關發現新證據、犯罪嫌疑人違反取保候審規定等各種原因,在取保候審被解除后,司法機關會變更強制措施,如再次逮捕、監視居住。
這就表明,案件仍未結束,犯罪嫌疑人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需要受到刑事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嫌疑人取保候審后與會不會判刑是沒有關系的,會不會判刑主要看有沒有犯罪事實、犯罪情節、犯罪證據是否充分等因素。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手續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1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裝修的房子拆遷之后賠償嗎
2021-03-05人口安置補償費有多少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