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章某因做生意,急需資金周轉,向吳某借款一百萬元,約定了月利率為千分之二十五,借款期限為二年。并將借款協議進行公證,后章某未如期還款,吳某向公證處申請出具上述公證文書的執行證書,公證處按照其申請出具執行證書。吳某依據經過公證的借款協議與執行證書直接申請法院立案執行。
【分歧】
法院收到材料進行審查發現,經過公證的債權文書約定的債務利息已經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對此有瑕疵的公證債權文書能否執行,產生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可以作為法院立案執行的依據。因為,第一,此公證債權文書已經符合了公證債權文書的申請條件:有給付條件并且已經載明在無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的債權文書。第二,公證債權文書中超過的利息在執行過程中可以不予執行。
第二種觀點認為,不可以作為法院立案執行的依據。因為,第一,作為法院立案執行依據的生效法律文書有嚴格的審查條件,不能有絲毫的瑕疵,生效法律文書只有對錯之分,不存在瑕疵。第二,如果法院立案執行就是對有瑕疵的公證債權文書的認可,也就是對公證債權文書過高利息的肯定,這顯然是違背法律的。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有瑕疵的公證債權文書不能做為執行依據,法院應該裁定不予執行。
首先,法院執行案件依據的生效法律文書是不允許有錯誤的。申請人向法院申請立案執行,法院立案的依據包括: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書。其他法律文書包括仲裁機構作出的國內仲裁裁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專利管理機關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和處罰決定、國務院各部門、各省、各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海關依照法律、法規作出的處理決定和處罰決定等。一份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是不允許有錯誤的,如果確實有錯誤,也會通過相應的程序去糾正。
其次,法院執行不解決實體糾紛。民事執行就是國家有權機關強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民事義務的債務人完成義務的活動和制度。執行具有不同于審判的行政性,民事審判的目的在于確認當事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執行工作中,執行法官的工作就是依法將生效的法律文書付諸行動。執行工作不能確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所以對于有瑕疵的公證債權文書不能進行內容的修正。
最后,借助公證債權文書這一合法形式來掩蓋其高息借貸之非法目的,是一種規避法律的非法行為。如果在法院的執行中,對有瑕疵的公證債權文書的法律效力進行支持,就變成了法院支持高息借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拆遷不簽字怎么進行行政訴訟
2021-02-22支票有效期
2021-01-06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拆遷不想要安置房怎么辦
2020-12-10拆遷安置房沒有錢補差價怎么辦
2020-11-22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老宅基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