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期限滿后能續保嗎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期限到期后,是不能延長取保候審期限的,到期后應該及時解除取保候審,如果要繼續偵查的,應該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取保候審的方式
1、《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2、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3、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4、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期限到期后,是不能延長取保候審期限的,到期后應該及時解除取保候審,如果要繼續偵查的,應該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須知
2020-11-28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已提離職,領導還是施壓工作違法嗎
2021-03-23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后讓與擔保是否屬于抵押權
2021-03-26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