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即因工受傷。在現今社會,仍然不乏有高危職業的存在,比如建筑工地上的高空作業等等。如果勞動者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受了傷,一般都可認定為工傷,獲得工傷賠償。具體來講,勞動者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勞動者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發生工傷后,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根據傷亡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員工發生工亡的情況。員工因工死亡后,賠償項目包括: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其中,喪葬費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工亡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員工發生工傷的情況。員工發生工傷后,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勞動者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事故發生后,受傷職工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
為切實實現勞動者的工傷救濟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也是工傷保險賠償必經之路,只有對職工傷害性質予以依法認定之后,才可能出現“工傷”賠償問題。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根據申請對工傷性質予以確認的行政行為,工傷認定權歸屬于行政機關,也就是說,只有勞動行政部門才具有工傷性質的決定權,沒有行政機關的工傷認定其他機關無權依工傷待遇予以處理。所以,勞動者在遭遇事故傷害后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索賠,任何違反程序的行為都會給自己的索賠帶來障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傷認定申請必須在法定期間內進行,超過認定期限將喪失依法予以認定的機會,所以,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者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及時進行索賠,特別注意程序中的時限性規定,這是權利獲得法律保障所必須的。
勞動者在工傷索賠過程中遇到有爭議事項時,應通過合法的途徑予以解決。
職工遭受工傷后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呢?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講解。實踐中,如果您不幸發生了工傷事故,要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向單位主張工傷賠償。如果單位對消極處理勞動者的工傷事故,對勞動者拒絕賠償,勞動者要注意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