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即因工受傷。在現今社會,仍然不乏有高危職業的存在,比如建筑工地上的高空作業等等。如果勞動者因為工作的原因而受了傷,一般都可認定為工傷,獲得工傷賠償。具體來講,勞動者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勞動者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發生工傷后,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根據傷亡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員工發生工亡的情況。員工因工死亡后,賠償項目包括: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其中,喪葬費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工亡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員工發生工傷的情況。員工發生工傷后,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勞動者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事故發生后,受傷職工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
為切實實現勞動者的工傷救濟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也是工傷保險賠償必經之路,只有對職工傷害性質予以依法認定之后,才可能出現“工傷”賠償問題。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根據申請對工傷性質予以確認的行政行為,工傷認定權歸屬于行政機關,也就是說,只有勞動行政部門才具有工傷性質的決定權,沒有行政機關的工傷認定其他機關無權依工傷待遇予以處理。所以,勞動者在遭遇事故傷害后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索賠,任何違反程序的行為都會給自己的索賠帶來障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傷認定申請必須在法定期間內進行,超過認定期限將喪失依法予以認定的機會,所以,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者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及時進行索賠,特別注意程序中的時限性規定,這是權利獲得法律保障所必須的。
勞動者在工傷索賠過程中遇到有爭議事項時,應通過合法的途徑予以解決。
職工遭受工傷后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呢?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講解。實踐中,如果您不幸發生了工傷事故,要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向單位主張工傷賠償。如果單位對消極處理勞動者的工傷事故,對勞動者拒絕賠償,勞動者要注意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