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注冊資本分幾年繳清?
根據法律規定注冊資本一般是分五到十年繳清,由股東們協商決定多長時間資金到位,目前注冊資本制度是認繳制度,也就是說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工商局不需要驗資報告,而且注冊資本大小和注冊資本認繳期限都是由股東自行約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載明就可以。所以,關于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的規定就是股東自己約定。
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除了銀行、保險等企業,承諾認繳多少,何時繳多少都可以,但承諾二年內繳清如果不繳清就是違背承諾,豈不是失信了嗎?所以可以及時繳清也可以修改章程中繳清期限。
二、 注冊資本認繳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
正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股東自己約定,于是有些創業者就認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是不是越長越好呢,其實不然,因為注冊資本認繳期限等信息以后是向社會公示的信息。
例如:你在章程里設置為2年,那么股東就要按約定時間內把資金到位。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三、 注冊資本認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實行認繳制也相應配套出臺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條例規定企業必須在公示系統如實公示認繳、實繳額,便于公眾查詢。假如別人與你簽訂大額經濟合同前查到你公司實繳額較少,那么人家可能會懷疑你的實際履約能力,也許合同就簽不了,生意就黃了。
認繳資金也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在約定期限內未完成出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但是可以在約定出資期限屆滿前做注銷登記。
股東要按照自主約定并記載于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 司繳付出資,股東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股東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
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應先繳足出資。
現在社會成立一個企業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關于注冊資金這個問題,國家還是具有一定的方款,比如說規定的是注冊資本認繳,而不需要實際一次性的將注冊資本認繳到位。這就意味著可以在公司成立之后的幾年內,將注冊資本認繳完。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認繳期限
關于知識產權出資額在注冊資本中的比例
新修公司法中注冊資本、出資期限等相關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標準
2021-02-15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跳樓討薪為何被行政拘留,農民工跳樓討薪違法嗎
2021-03-02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