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其目的是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于實現司法公正。根據法律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受援人在受援過程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將因不符合條件而被終止法律援助。如果受援人的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經被撤銷,或者受援人自行委托其他代理人的話,法律援助也會被終止。另外,受援人如果提供虛假材料,騙取法律援助,除了法律援助服務被終止,當事人還將受到處理。
法律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第二十六條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三)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四)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違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門予以沒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訴,法律是不可兒戲的,申請法律援助也需要達到要求的條件,如果是申請人虛假提供材料將會受到一定的懲罰,如果相關負責人配合其行為,也有相關的懲罰制度。因此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公民,把法律援助的機會留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使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更多知識可以登錄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