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求賠償的行政訴訟是幾年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收到賠償請求二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決定三個月內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并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制作賠償決定書,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并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第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行政賠償范圍
1、侵犯人身權的行政侵權行為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有下列侵犯人身權的情況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2、侵犯財產權的行政侵權行為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的時候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受害人有取得賠償權利: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對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人身權、財產權以外的合法權益損害的,例如戶口損失、職務損失、就業損失、遷移損失等,受害人只能通過行政訴訟法第九章的規定取得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收到賠償請求二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決定三個月內向法院起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有哪些執行方式及種類
2020-12-05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