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方自行協商;
2、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申請;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其中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申請處理,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終止受理。
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處理程序:
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患者或其家屬有權提起技術鑒定。根據鑒定提起時間、原因以及受理機構的不同,可以將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
首次鑒定由各區縣醫學會負責組織,所有轄區內的各級醫療機構中的事件均在本區縣內進行鑒定。當事人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鑒定結論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再次鑒定由市醫學會負責組織。
相關知識:
什么是行政不作為
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行政不作為成立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因此,受害者要盡可能的收集相關的有利證據,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