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告對啟動行政程序,引起行政法律后果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不作為是指應當由原告申請行政機關作為或應當由行政機關依職權主動作為而行政機關不作為的行為,即行政主體不履行某種法定職責。
原告作為行政相對人在行政訴訟中應承擔一定范圍的舉證責任,證明自己提出“申請”的事實,被告存在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或消極的行政行為,還應當提供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上述幾種情況都是表現行政機關“不予履行”或“逾期不作答復”,是行政可訴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問題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該條款明確規定了原告在起訴被告不作為案件中,原告應履行一定的證明責任,在提起訴訟時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提供其起訴是在向行政機關提交申請或提出請求兩個月后提起訴訟的證明材料。
2、被告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決定其應承擔舉證責任。
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政機關處于管理者的地位,而行政相對人卻始終處于被管理地位,行政機關所作的具體行政為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的,無需經行政相對人的同意。
基于行政機關的特殊地位,法律規定了在行政訴訟中被告負有舉證責任,這是“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規則在行政訴訟中的充分體現。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對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做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边@是我國行政訴訟被告負舉證責任的法律規定,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是指被告行政機關依法負擔對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明責任,被告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履行舉證責任將引起敗訴的法律后果。
3、行政不作為的特殊性被告對不作為的事實和理由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機關的作為行為是行政行為,而他的不作為行為同樣是一種行政行為,是特殊種類的具體行政行為。
在行政不作為行政訴訟中,如果把舉證責任全部落在原告身上,就可能是被告確實違反了法定職責,這就對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未經司法審查先下了違法的定義,原告對被告行政機關違反法定職責需進行舉證。
然而,原告對于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及其規定并非都有所了解,要求其承擔全部舉證責任有為其難,這也不符合法律關于行政訴訟對被告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被告負舉證責任的規定。
因此,在行政不作為訴訟中,已啟動行政責任范圍是有限的,即原告只應當證明其“提出申請”,已啟動行政程序,及被告“不受理”、“逾期不予答復”等事實。
4、審判實踐中常見的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舉證責任。
如對正在受到不法分割的公民申請行政機關予以保護,而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時應就下列事項舉證:一是向行政機關提出了申請;二是人身權、財產權已受侵害,或正遭受侵害;三是接受申請的行政機關具有相應的法定職責。
對于被告應依職權主動作為而不作為的,原告起訴時不需要證明提出申請的事實,應由被告承擔對不作為的事實、客觀因素、依據舉證責任。
實踐中還有因行政不作為引發的行政賠償訴訟,《若干問題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三)規定:“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政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行政證據規定》第五條明確規定:“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原告應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p>
基于上述規定,無論原告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還是一并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原告都要對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遭受損失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因行政賠償以確認行政行為違法為前提,所以被告可提供證明行政行為合法、不予賠償或減少賠償數額等方面的證據。
5、舉證期限及法律后果
舉證期限是指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應當在法律規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向法院提供證明其主張的相應的證據材料,逾期不提供證據材料的,法院則不予采納。
《若干問題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的證據、依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的,應當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這一規定明確了被告不舉證或者超過舉證期限舉證的不利法律后果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
在行政不作為行政案件中,筆者認為被告對應負的舉證責任適用此舉證期限的規定,不舉證或逾期舉證視為其主張沒有證據、依據,法律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行政不作為答辯狀是法庭上常使用到的答辯狀種類之一,既然是需要提交法庭使用的,便需要遵照基本的答辯狀規范和要求來撰寫。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檢驗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酒駕追尾拘留多久
2020-12-24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