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取保候審有什么理由
取保候審的解除是指取保候審期限屆滿,或者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取消取保候審的制度。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8條及相關司法解釋,取保候審的解除有三種情形:
一是發現對被取保候審的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屬于這種情形的是已經查明無罪或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6種法定情形。
二是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即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如果期限屆滿,應當解除取保候審。
三是因變更其他強制措施而解除,這種情形主要是被取保人違反了取保候審應遵守的規定,有可能發生社會危害性,或其取保候審的特殊條件(如病愈、哺乳期已滿)消失而決定逮捕的。
二、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
根據司法實踐以及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如下:
1,由被取保候審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審的機關或者執行機關口頭或者書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審的要求,并闡明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出現違反義務的情況。
2,辦案單位審核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案件承辦人應當寫出《呈請解除取保候審報告書》,經辦案單位審查同意后,辦案人員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通知書》,辦理解除手續。。
4,解除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監督、約束。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辦案人員要被取保候審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并讓其在該決定書回執上簽字。如果采用保證金保證的方式,辦案人員還要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并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到指定的銀行領取保證金。至此,解除手續辦理完畢。
三、取保候審制度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實踐中對取保候審的適用范圍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取保候審適用對象的不均衡。(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情形不好把握,對同一個案件,不同的法官針對被告人的認罪態度、悔罪表現、退贓情況、初犯、偶犯等情況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決。如何判定一個案件是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對偵查、檢察人員來說是很費躊躇的。(二)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不好把握。如何確定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致再發生社會危險性,法律也沒有明確的量化的規定,這就給承辦人員的自由心證留下了極大的發揮空間,使取保候審在操作中有可能走向過寬或過嚴兩個極端。(三)嚴重疾病不宜查清。對嚴重疾病的界定問題沒有嚴格規定鑒定的方法和部門,辦案過程中習慣性地依據是醫院證明,而需要什么級別的醫院也沒有明確限制,只要到醫院、診所弄來一紙診斷書,辦案單位便可作為依據,這就給執法者留下了極大的“空白地”,為隨意擴大取保候審的范圍提供了條件。
2、存在利用取保候審規避法律的現象。實踐中,有的案件適用取保候審并非案情需要,而是對一些證據不足的案件借取保候審“開天窗”,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只要交足保證金或提供保證人取保候審后,辦案機關和辦案人員往往不積極開展工作,保而不審,導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毀滅證據、甚至重新犯罪。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之后,翻供現象嚴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偵查階段,因為偵查人員對其實施心理攻勢和政策教育,所以他們往往都能夠形成客觀的供述。但一旦采取取保候審后,與外界一接觸,犯罪嫌疑人一般都要為自己開脫,甚至還專門去咨詢律師,尋求規避法律、逃避打擊的辦法。如我院辦理的王某盜竊一案,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但取保以后,態度完全改變,甚至與其所盜竊的工廠聯合起來,說所盜竊的物品是頂工廠欠其的工資,使審查起訴工作陷于極為被動的境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解除取保候審有什么理由”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理由主要有三個,如取保后發現有新的犯罪事實等。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解決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