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是指民事案件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舉證責任倒置。刑事案件人民檢察院負舉證責任;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負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分類
民事案件舉證責任
1.當事人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刑事案件舉證責任,
1.人民檢察院舉證責任。
2.自訴人舉證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責任學說
行為責任說
行為責任說認為,證明責任(舉證責任)是指在訴訟中,當事人對于自己主張的事實,有提供證據、證詞、材料、影像、音頻、證人等以證明其行為真實性的責任。
雙重含義說
雙重含義說認為,證明責任包括行為意義上的證明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證明責任這兩層含義。前者是指對于訴訟中的待證事實,應當由誰提出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又稱形式上的證明責任、主觀的證明責任、提供證據的責任;后者是指當待證事實的存在與否最終于真偽不明狀態時,應當由誰承擔因此而產生的不利法律后果的責任,又稱為實質上的舉證責任、客觀的舉證責任、說服責任。
危險負擔說
又稱為風險負擔說、敗訴風險說、結果風險說,認為證明責任的指案件事實真偽不明時,當事人一方所承擔的敗訴風險。
其實不管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我們都有舉證方面的一些責任。這是我們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一項有利途徑,我們拿出的證據來證明我們自己的觀點,對于案件的宣判和自己的利益都有好處。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