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時間問題的咨詢
我爸爸以前在做醫生的時候,給別人看病,后來出了點事故,一個小孩子是手足口病,我爸給他打過幾針,然后讓他去大醫院了,而且之后也是在大醫院死的,但是因為我爸沒有醫師證,所以被抓了,但后來對那位嬰兒的法醫鑒定結果我爸不但沒有對那個嬰兒的病情造成傷害還給那個嬰兒使用的藥是促進病情轉好的。最后我爸在看守所待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回來了。那個嬰兒的父母要告那家大醫院,沒有告我們,而那家大醫院卻又把我爸的事情拉了上來,說我爸有責任,第一次在法院那家醫院并沒有什么證據,所以說還要找證據再起訴,但現在都有2個月了,還是沒有任何回答,我爸每天都擔心,我想問下這件事情什么時候能結束?我爸要負責任嗎?
我還想問就是因為我爸是去年8月份的時候出的事九月份就回來了,到今年現在都有一年多了,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嗎?我看到相關法律也說就是取保候審最高不能超過12個月。上次去法院到現在也有3個月多了,但是我爸還是每天擔心,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結束。以后還會不會再有什么麻煩,我爸這邊到現在也沒有什么消息。很著急,謝謝了!
1、別擔心,如果你的敘述屬實,你父親不應當承擔責任;
2、對你父親最有利的證據就是法醫的鑒定結論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有關規定
對于人保,取保候審申請人必須提出保證人,保證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的,經司法機關批準,由保證人和被擔保人(即被取保候審人)出具保證書,保證人保證履行《刑事訴訟法》第55條的規定;被保證人保證遵守《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定。取保候審人的人保手續即告終結。
對于財產保,司法機關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責令被取保候審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出具由司示機關確定的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取保候審的財產保手續即告終結。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最長不超過12個月,具體時間由司法機關決定),如果被取保候審人不違犯《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定,司法機關不退還保證金,將其上繳國庫;根據不同情況,司法機關可以責令當事人重新辦理取保手續,也可以轉變為監視居住、逮捕等強制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