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證據的含義
行政訴訟證據是指在行政訴訟中用以證明案件事實情況的一切材料和事實。
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定種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⒈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⒉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⒊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⒋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⒌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⒍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⒎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現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凡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具備合法性、真實性和關聯性的,都是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的,雙方當事人需要在訴訟中積極舉證。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1-03-14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