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某一直熱心于公益舉報。2014年5月,韓某發現**淮安供電公司在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進行房屋建設,于是向淮安區城管局實名舉報,要求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對該違建進行查處。淮安區城管局在接到韓某的舉報后及時受理、調查、處理,并對供電公司的違法建設依法作出限期整改并處罰款4萬元的行政處罰。淮安區城管局也將處罰結果告知了韓某。韓某對此答復不服,認為該區城管局沒有對違建進行實質性查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淮安區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韓某基于公益對違法建筑舉報,淮安區城管局也對韓某進行了回復并對違建進行了查處,韓某作為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對該答復不服,當然可以提起訴訟,是本案適格的原告,具有行政訴訟主體適格。
第二種意見認為,韓某對于該行政處罰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是本案適格的主體。
【評析】
筆者認為第二種意見更為合理,即韓某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對該答復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首先,實體法沒有規定舉報人對行政機關的履職行為有訴訟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據此規定,韓某依法有權對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但沒有訴訟權利。
其次,韓某不是該答復的行政相對人和利害關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若是該行政處罰的利害關系人,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淮安區城管局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是供電公司,顯然不是韓某。其實,韓某的舉報是一種純公益性舉報,該違建的存在與韓某之間不存在任何利害關系,韓某對違建進行了舉報,獲得了淮安區城管局的回復,即已經獲得了其享有的答復程序性權利。因此,韓某既不是該處罰的行政相對人,也不是利害關系人,對于淮安區城管局的答復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