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做出《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自首和立功作出具體解釋。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辦理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后“脫保”(即脫離公安機關的監控),后又重新歸案(所謂的投案)。對此類情況能否認定為自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對于取保候審期間“脫保”,又重新歸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認定為“自首”,應從自首構成要件和立法本意上去正確認識。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的,是自首。
(一)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行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確已準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抓獲的,應視為自動投案。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
根據《解釋》規定,原則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期間又逃跑的,不能認定其為自首。但筆者認為,有一種情形可以考慮,就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后逃跑,后又投案的,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的,可以認定為自首。這個行為為司法機關查清犯罪事實提供了便利條件,有效地節約了司法資源,也是主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前一個行為的肯定。如果投案后又翻供的,不宜認定為自首。至于對這種自首認定后,還應對其“脫保”行為進行評價。由于“脫保”行為一方面給司法機關辦案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悔罪還不徹底,具有反復性,其危害性還未顯著降低。因此,在量刑時自首從輕的幅度較之沒有“脫保”的要低。反之,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被動歸案的,在取保候審階段逃跑,后又“投案”的,均不能認定為自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取保候審屬于強制措施。按照《解釋》第一條規定,自動投案必須是在“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對于被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后,又“脫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其已失去自動投案的條件,即便主動供述犯罪事實,也不能認定為自首。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及《解釋》第二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判決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據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脫保”后又投案,其對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或與司法機關掌握的罪行屬不同種的罪行作出供述的,應視為自首。但其在“脫保”后又投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已掌握罪行的,不能認定為自首。
對于“脫保”后,被公安機關網上通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又投案的認定,有不同認識。有人認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后又逃跑,公安機關上網追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又投案的,仍可認定為自首。其理由是公安機關追逃只是偵查手段,而非強制措施。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從形式上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好像符合《解釋》第一條“未被采取強制措施”,事實上不然。“脫保”的前提是已被采取強制措施,也已被訊問,這就喪失了投案自首的主動性,故不應認定為自首。
如果對被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后,“脫保”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又投案的認定為自首。會導致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強制措施后,沒有從輕或減輕處罰條件,便會逃跑一段時間,而又投案自首,獲取從輕或減輕條件,這就勢必喪失了法律的嚴肅性,這樣認定隨意性很大,是很不科學的。
對于“脫保”后投案行為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應視情況來定。對“脫保”后又自動歸案的,較之“脫保”后拒不歸案的,一方面降低了訴訟成本,另一方面反映了其自身危害性的消減。對“脫保”后又自動歸案的認同,并不意味著這種行為要認定為自首。但在量刑時應有所區別。
無論如何,取保候審之后脫保都是一種應該被禁止的行為,至于歸案是否認定為自首的認定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以上便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取保候審期間“脫保”后投案能否認定自首的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