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物業業主自治可以嗎?
不要物業業主自治不可以。《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是用來保障業主合法權益的。業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是受法律保護的。
具備條件的小區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召開業主大會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監督物業活動。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的物業管理主要有以下模式:
1、包干制:指由業主向物業公司支付固定物業服務費用,盈余或者虧損均由物業公司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2、酬金制:指在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物業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結余或者不足均由業主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3、自管模式:這里的第三種方式自管模式,就是業主自己管理小區,自治自管。
自管的前提是召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授權業主委員會自管小區。
二、業主自治的必要性有哪些?
1、業主自治是物業管理的基礎。建筑物的區分所有權的產生和廣大居民社區自治意識的覺醒產生了現在的物業管理制度。所有權是絕對性的權利,它排除了非所有權人對物的干預。無論物業管理企業還是政府都無權干預所有權人對房屋的處分,但是其他共有所有權人卻有權干預業主對房屋共用部分的處分,而這種干預也只能要求該業主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因此,涉及共有部分或共用部分而產生的物業管理問題只有業主才有最終的發言權,而物業管理企業只能在業主的授權范圍內開展服務活動。所以,物業管理的基礎是業主自治。
2、行使業主自治管理權利對于維護物業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權益、規范住宅物業管理重要意義。無論是物業管理企業還是其他當事人都有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作出對業主不作為,這就使得行使業主自治管理權利對于維護物業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權益、規范住業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在當代社會小區內部的一個業主,他們所享有的權力是非常的廣泛的,比如說是可以對于自己生活生產的一些具體的事項做出處分,當然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居民的自治權利的行使。
業主委員會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原業主欠下物業費該由誰補繳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