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中和解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并非所有的行政訴訟都可以以和解終結訴訟程序,那么當事人究竟在什么情況下才能締結訴訟中和解呢?借鑒德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的研究成果,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構成要件:
1、當事人要件。成立和解者須為訴愿人和原處分機關,包括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者本人。若由訴訟代理人代為和解,除非特別授權,否則其不得進行和解。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應是廣義上的當事人。在共同訴訟中,因訴訟標的涉及全體共同訴訟人的利益,那么和解必須經全體共同訴訟人同意,如僅有其中一人或數人和解,而和解讓步部分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利,則和解為無效。我國臺灣對此規定更為嚴格,認為共同訴訟人當時不在場或在場反對和解,之后同意和解,除非于期日重新成立和解,否則不因后來同意或追認而使之生效,只有共同訴訟人對和解事項有單獨處分權時,才可對該事項進行和解。
2、當事人能夠處分訴訟對象,即和解必須在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范圍內。這里的訴訟對象即為行政爭訟標的,指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而所謂的“可以處分”是借用了民訴法上私人處分主義的概念,即“處分”是指放棄、委托和負擔直接權利,或者變更其他權利內容。
“行政訴訟不適用和解”其傳統的理論基礎,正是基于與此相反的觀點,認為行政權是一種公共權力,其目的是為維護公共利益,維持社會秩序,而行政職權只是行政權的一個轉化形式,因此任何組織的行政職權都是依法設定,而不是自我設定。同時,行政職權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不能以個人的意志隨意轉讓,放棄,這實際上是否定了當事人中被告行政機關的處分權。不可否認,在羈束行政行為中,行政機關應嚴格依照法律作出行政行為,不得參與其主觀意志,不能有任何選擇的余地,因此也就根本不可能與行政相對人通過協商,以和解的方式解決行政糾紛。但是,行政并非意味著將法律簡單地具體化,或是名副其實的法律執行,有時國政仍需依仗某些人的智慧,這也是行政權的靈活性和高效性的要求。因此,在自由裁量行政行為中,行政機關可在適當的范圍內處分其業已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與當事人達成和解,以便快速、有效地處理糾紛。當然,為了防止行政機關的反復無常和濫用自由裁量權,維護公眾信賴保護原則,行政訴訟和解不僅必須要在自由裁量權的范圍內實現,而且還必須受到程序和法律的限制。
3、訴訟和解必須處于訴訟過程中。由于訴訟和解的目的在于解決當事人之間有關法律關系在法律上的爭議,因此在其概念上,是以形式上正處于訴訟程序之中為前提的,這就不同于執法過程中的和解與執行中的和解。所謂執法過程中的和解主要指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執行法律過程中與相對人達成和解,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維護行政秩序的安定,因此也可稱為行政和解。執行中的和解,顧名思義是指法院對案件作出判決后,對生效的判決執行過程中的和解。
4、和解不得損害公益和他人利益,這一構成要件是在任何法狀態下,當事人達成合意時所應遵循的原則,尤其行政行為是一種為公共謀福利的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但是何為違反公益?學者有不同的理解。日本學者南*方認為,由于和解是一種公法契約,不如私法關系中不存在如下公益上的要求:當事人相互間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采取行動,且當事人不得因為自己對具體關系的和解所形成的狀態而無視法律。因為在公法上強調只有法律所允許的,才允許行政機關實施。因此通過和解而進行讓步的行政機關的行為因為違反基本的法規遭遇無效時,和解本身是無效的,不能產生任何相互的拘束力。(此處的法律是為保護公共利益,并和申請人的利益相對立。)律霸網筆者以為,行政訴訟和解既為公法契約,而公法皆涉及公益,因此進行訴訟和解時,必須慎重行使。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行政訴訟中和解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庭暴力離婚怎么判
2021-01-05醫療過錯賠償要考慮哪些
2021-03-25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