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代表人
1、含義: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民法通則》第38條)
2、任職資格: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公司法》第13條)
公司擅自變更法定代表人,而不到登記機關變更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3、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關系及法定代表人簽字效力:
(1)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43條)
《民通意見》第58條: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對承擔民事責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對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10條)
《民法通則》第49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3)法定代表人簽字效力:代表企業,企業承擔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責任。
《電子簽名法》第3條: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采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二、企業印章
1、種類:
公章: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須經公安機關發給準刻證,經工商機關備案登記。
財務專用章:用途為辦理單位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等。
合同專用章:單位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法定代表人章(簡稱法人章):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稅務申報.開支票等。
其他:報關專用章、歸檔專用章、入庫專用章……
2、出借公章
出借企業一般不得對抗第三人,需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
出借企業將受到行政處罰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77條: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3、偽造、私刻公章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刑法》第280條第2款)
三、合同簽訂中的法律問題
1、簽約主體資格:
了解途徑:1)要求對方提供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須仔細審查副本上的年檢章)、特殊資質證書復印件(如買賣危險物品或藥品,賣方必須具備生產、銷售危險物品或藥品的許可證)、授權委托書等。對方提供的各種證照復印件,應當要求加蓋公章。2)各種媒體報道。3)他商業主體評價、
《合同法》第9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
2、合同效力
第44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45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46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簽章:
1)大陸公司:公章或合同專用章或法定代表人簽字(應確定法定代表人身份,途徑是查看營業執照)
授權代表簽字生效條件:應當提供加蓋公章的有效授權委托書
2)臺灣公司:公章+法人章
3)香港公司:公章+法人章或非正規章+授權代表簽字
4)國外公司:公章或授權代表簽字
5)個人:簽字必須是身份證件上的全名
騎縫章:主合同與附件均需加蓋,作用是避免合同被惡意修改。
四、債權債務的訴訟時效
1、訴訟時效期間
1)一般訴訟時效:二年(《民法通則》第135條)
2)短期訴訟時效:一年(《民法通則》第136條)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出售不合格的產品未聲明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3)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民法通則》以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時效。例如《合同法》第129規定: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以上三種訴訟時效,都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4)最長時效:二十年(《民法通則》第136條)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
《民法通則》第88條: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條: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2、訴訟時效期限屆滿有什么法律后果?
1)債務人可以不履行債務。
2)債權人喪失勝訴權。債權人告到法院,如果債務人提出時效抗辯并被法院審查采納,就不能判他勝訴。
3)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人由于不知道時效規定或者明知道時效規定而自愿履行債務的,不得又以時效已過為由請求返還。
4)訴訟時效期滿的債權可以用來抵銷其他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財產包括哪些
2021-03-12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不簽協議一直當釘子戶嗎
2021-02-09養殖戶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拆遷房是否有房產證,買拆遷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租用集體土地的企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31農村拆遷非農戶口怎么補償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