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處理的一般程序是怎樣的
處理醫療事故的一般程序主要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程序。同時,處理醫療事故的一般程序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醫療事故處理的一般程序:
1、報告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并向患者通報、解釋。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規定時限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規定報告制度有以下作用:
(1)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立即報告上級醫師或行政領導,便于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盡最大可能地減輕事故或事件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
(2)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和證據,有助于醫療事故或事件的準確鑒定、準確定性和正確處理。因此,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報告,醫療單位才能及時派專門人員保管各種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現場,以避免發生某些不利于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鑒定和處理的情況。醫療事故發生以后,醫療機構和患者及其家屬對事故或事件的性質及發生的原因往往發生爭議,難以統一認識,這就要求進行技術鑒定或尸檢。立即報告,醫療單位或衛生行政部門才能及時進行調查、處理,特別是對死亡事件,可以及時進行尸檢,確保尸檢結果的準確性。尸檢應在法定時間內組織有資格的機構和人員進行。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規定時限,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
(3)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提請地市醫學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所做的結論或者對衛生行政部門所做的處理不服的,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均可在接到結論或者處理通知書之日起規定時限內,向上一級醫療事故技術辦公室共同申請再次鑒定,或者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為了更好地幫您解決問題,您可以通過律霸網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使您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無編碼的公章是否有效
2020-11-21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