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如何處理醫療事故?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并向患者通報、解釋。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當事人如何處理醫療事故?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處理醫療爭議的期限?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發生醫療事故后,醫患雙方如何調解?
可以調解。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鎮江市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8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有限合伙人可以土地作價入股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