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患方認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要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可以選擇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醫療機構自行協商;
(二)申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醫患雙方不愿自行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糾紛與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無關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不予受理。
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是否存在過錯致使患者受到損害有爭議,患方索賠金額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組織專家咨詢,或者由醫患雙方共同委托醫療損害鑒定;索賠金額十萬元以上的,應當由醫患雙方共同委托醫療損害鑒定。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的其他程序、調解協議的效力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江蘇省人民調解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醫患雙方協商、調解不成,或者就和解、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發生爭議的,患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患方當事人也可以在醫療糾紛發生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醫患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3、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
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8、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答記者問(2004年4月12日)
醫患糾紛處理上發生比較大的爭議無法給自己維權的時候,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募股權投資協議中涉及的對賭條款是什么
2020-12-14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