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社會怎樣避免醫患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并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后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后,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醫患糾紛產生的原因
所謂醫療糾紛,就是對于一個醫療后果,醫生、患者雙方發生了認知上的差別,這樣就構成了一種糾紛。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以來,醫療糾紛產生的數量增加,性質相對惡化,惡性事件時有發生,醫生被打、被殺先例很多,患者向醫院的索賠額暴漲,不得不引起醫療單位的高度重視。到目前為止,我國醫學界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防范理論。醫療糾紛的產生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原因:
(一)全民法律意識的提高,患者維權意識的覺醒,與臨床醫生維權意識的相對薄弱。
(二)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由以前的公費醫療,變更為現在的自費看病,直接與患者的切身利益掛鉤。
(三)醫生、護士及工作人員的態度。
(四)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
(五)醫院綜合管理的能力。
(六)患者和家屬的對醫院和醫生的期望值過高。
(七)醫生與家屬對病情的延誤。
(八)醫生、患者的信任關系被嚴重破壞。
三、醫生的權利與義務
《執業醫師法》第21條對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做出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三)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四)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準,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五)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七)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執業醫師法》第22條對醫師在執行活動中應當履行的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努力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五)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什么情況下,軍人婚姻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2020-11-21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2020年全國的拆遷補償方案是統一的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