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解法
協商和解是指債權債務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協商或邀請第三人從中斡旋,解決糾紛。債權到期或即將到期時,債務人暫無能力償還債務但有還款誠意的,債權人可以就履行債務的期限、方式、數額等同債務人進行磋商,敦促債務人履行債務或簽訂還款協議。如果該債權有抵押擔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擔保的,債權人可與抵押人或者保證人進行協商,使抵押人以足額的抵押資產抵償債務,或者由保證人來代償債務。
二、調解法
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書面調解申請。根據司法部頒布的《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申請調解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l、有明確的被申請調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況。
2、有具體的調解要求,如要求被申請人履行還款義務等。
3、有提出調解申請的事實依據,如借款合同、擔保協議等。
4、該糾紛屬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經調解達成協議后,債務人應按約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協議。對于簽訂協議后債務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三、仲裁法
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仲裁統一實行或裁或審、一裁終局制度,同訴訟的兩審終審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當事人之間迅速解決糾紛。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仲裁機構遞交仲裁協議、申請書及副本。申請書要詳細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情況及事實理由。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債務糾紛,具有較強的保密性,當事人之間大多沒有激烈的對抗性。另外,申請仲裁的費用一般比提起訴訟的費用低。
四、訴訟法
債務糾紛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對一些較為復雜、對方當事人較難對付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很難解決的案件,債權人就可選擇訴訟程序來解決。訴訟的優勢表現在:
1、法院處理債務糾紛是最終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解決方式。
2、訴訟時限受法律的嚴格限制。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訴狀或口頭起訴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審審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也可延長6個月;不服第一審判決的,當事人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當事人須在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民事案件的二審審理期限為3個月。法院判決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