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一、醫療損害
醫療損害是指造成損害的主體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醫療損害侵害的客體是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醫療損害賠償包括患者作為弱勢群體一方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不包括因為醫方的權利受到損害而引起的糾紛。
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各種醫療行為過程中,由于違反相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在醫療程序上或者醫療用藥過失給患者造成生命和健康損害時,在患者和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之間產生的賠償債權債務關系。
二、醫療損害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到底有多長,這是困擾廣大患者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法律規定可以得到答案:
1、《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予保護。”
所謂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均推定為知道權利受害侵害,應當自此時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2、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3、《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由此可見,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鑒于醫療糾紛專業性極強,實踐中一般采用“知道”而非“應當知道”的標準,具體來說,即患者知道有損害后果發生時,可以以此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或損害后果出現后一段時間,患者通過某種途徑知道權利被侵害(即知醫院有過錯)時,也可以作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點。但最終損害后果出現后超過20年患方未起訴的,喪失勝訴權。
同時,如果患者有證據證明其在一年內曾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或雙方經第三方調節機構調解的,構成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將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仍為一年時間。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1-01-19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