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轉移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由于債務的轉移可能會損害債權人的債權,因此法律對債務轉讓的條件做了嚴格的規定,具體包括以下條件:
(一)須有有效債務存在。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之間約定了債務的移轉,也不發生債務移轉的效力。
(二)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三)形式要件。依據《合同法》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四)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五)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
二、債務轉移應注意什么
1、債務的可轉讓性。當事人之間轉讓的債務必須具有可轉讓性,否則達成的協議將無效。依據法律的規定、債務性質或是按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務,不得轉移。
2、債務轉移的內容。債務轉移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債務人將全部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第三人將取代債務人,債務由第三人全部承擔;二是債務人將部分債務轉移給第三人,則是由債務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擔。因此,債務的全部轉移和債務的部分轉移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為了避免爭議,在債務轉移協議中必須約定清楚債務是全部轉移還是部分轉移。
3、債務轉移須經債權人同意。債務轉移有可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所以債務轉移必須經債權人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債務轉移無效。債權人可以拒絕第三人的債務履行, 同時因此不履行或遲延履行的,債權人可以追究債務人責任。作為債權人,為了預防欺詐,保障自己的權益,應先了解第三方的基本情況,如社會信譽、財務情況等來確定第三方的履行債務能力。
無論是債務還是債權,其實都可以由第三人來承擔,也就是我們說的轉移或者轉讓。當然,在進行轉移或者轉讓的時候,可以是部分轉移或轉讓,也可以是全部轉移或轉讓。而成立債務轉移,其中很關鍵的一個要件,就是必須要經過債權人的同意,因為這關系到償債能力的問題,會對債權人造成影響。若是債權人不同意債務人轉移債務給第三人的話,那么債務轉移就是不發生效力的。
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要如何界定
債務轉移與債務加入的區別
債務人轉移財產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警隊查指紋需要多少天
2021-02-10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