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職能管轄,又稱為立案管轄,則是指公檢法等機關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職能管轄是立案的基礎,只有確定了職能管轄,才能保證立案的順利進行。
(一)、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憲法和法律規定。我國憲法一百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的執行法律。”另外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的執行法律”。“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表現為三機關對于案件的劃分管理即職能管轄。
(二)、法定法官原則。即任何案件必須事先規定好具體哪個司法機關具有管轄權,以防止“以操縱哪個審判機關審判的方式操縱案件的審理”[2],以達到訴訟公正。
(三)、程序正義原則。職能管轄是刑事訴訟程序進行的第一步,也是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必須保證案件得到最公正具體的劃分,防止因為程序問題導致案件的審判受到質疑。“正義必須體現為生動形象的外表,否則人們就看不到她”[3]。
(四)、我國司法權的多元化享有。
偵查權,是依法搜集證據,揭露和證實犯罪,查獲犯罪人,并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的權力,它與審判權和檢察權同屬于司法權,同屬于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4]。
檢察官具有法律守護人的地位,對檢察官及法官而言及法官而言,事實的查明與法律的判斷,應以同一目標行事,檢察官在偵查終結后,依據偵查結果做出的、是否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的決定與法官的裁決極為相似,因此檢察權是司法權[5]。
雖然人民法院是我國唯一的審判機關,但是不得不承認,司法權在我國并不專屬于人民法院,前面已經談到我國憲法都已明確規定刑事訴訟三機關相互配合,從側面反映出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同樣享有司法權。現實中看來,公檢機關,尤其是公安機關,享有某種程度上的司法權,而我們經常說的“公安司法機關”并不代表公安機關不是司法機關,我們固然可以把“公安司法機關”理解為“公安機關加司法機關”,我們同樣可以理解為“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等司法機關”,并且即便是把“公安司法機關”理解為“公安機關加司法機關”,那么起碼檢察機關也同樣應該列為司法機關。
既然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法院同屬于司法機關,那么自然存在對案件的分工管轄問題。而我國既然明確規定了職能管轄制度,那么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我國的公安檢察機關具有司法機關的性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農村一般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06農村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方法有哪些
2021-02-07農村拆遷怎么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3-22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酒泉市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8自管公房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9北京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