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內容有哪些?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1999〕14號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有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根據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
高憬宏、楊萬明主編:《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培訓教材(實務卷·刑事審判篇)》
所謂“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是指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來決定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謂“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是指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歸單位所有。是否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是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明顯標志之一。
二、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且違法所得歸上述機構所有的能否認定為單位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 …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亦歸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所有的,應認定為單位犯罪。不能因為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沒有可供執行刑法的財產,就不將其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按照個人犯罪處理。
在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當中,主要描述了單位犯罪的限定范圍,以及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的不同之處。對于單位犯罪的情況,所施行的處罰標準按照最高院的判決執行,對于企業處以罰金,對于個人則是根據案情的不同處以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法運營行政處罰后多久可以訴訟
2021-02-01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