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內容有哪些?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1999〕14號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有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根據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
高憬宏、楊萬明主編:《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培訓教材(實務卷·刑事審判篇)》
所謂“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是指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來決定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謂“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是指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歸單位所有。是否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是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明顯標志之一。
二、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且違法所得歸上述機構所有的能否認定為單位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 …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亦歸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所有的,應認定為單位犯罪。不能因為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沒有可供執行刑法的財產,就不將其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按照個人犯罪處理。
在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當中,主要描述了單位犯罪的限定范圍,以及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的不同之處。對于單位犯罪的情況,所施行的處罰標準按照最高院的判決執行,對于企業處以罰金,對于個人則是根據案情的不同處以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要求賠償(最新勞動法規定)
2021-03-03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