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軋鋼廠屬無證無照私營企業,從事廢舊鋼鐵的收購及簡單加工。由于其收購和銷售對象皆為個人或私營企業,無需使用發票,遂未辦理稅務登記,也從未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由于其地點偏遠,又多為夜間生產,稅務機關也沒有察覺。
2000年10月,某國稅局稽查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其實施檢查。該企業沒有賬證,業主高某拒不交出生產銷售記錄。在此情況下,稽查人員根據舉報線索,依照程序對業主進行了詢問,并作了筆錄。
業主高某承認,在2000年1月~9月期間,他采取銷售不開發票等手段,共銷售經簡單加工的廢舊鋼鐵36萬元,未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稅款。業主表示愿意補繳稅款,接受稅務機關處理,并在《詢問筆錄》上簽了字。
稽查局在無法查到其他證據的情況下,根據納稅人口供,對高某作出了補稅21600元、罰款43200元的處理。
法院判決:
高某原以為補2萬多元稅款,再罰幾千元也就過去了,誰知罰了4萬多元,感到承受不了。于是,高某將稽查局告到了法院。在法庭上,高某以稽查局對其補稅罰款證據不足為由,要求法院撤銷國稅局稽查局的行政決定。其主要理由,一是該企業是其父親開辦的,他只幫著管理;二是稽查局補稅的依據不足,該企業沒有那么多的銷售額。
對此,稽查局沒有提供出有效證據反駁高某,除《詢問筆錄》外,無法提供其他證據。最后,法庭以主體錯誤、事實認定證據不足為由,判國稅局稽查局敗訴,國稅局稽查局原稅務處理、處罰決定被撤銷。
法理分析:
某國稅局稽查局敗訴就敗在僅憑口供定案、證據不足上。口供是必要的,但僅憑口供遠不能證明納稅人的違反稅收法規事實,還必須要有與之相互印證的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首先,口供極易翻供,該案納稅人提出的兩條訴訟理由,就否定了原來的供述。其次,僅憑口供證明不了違反稅收法規事實的情節和性質,使稅務處理不易做到“處理適當”,該案偷稅情節就顯不清。第三,僅憑口供定案違背“以事實為依據”的法律基本原則。
《行政訴訟法》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所謂證據,就是用以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材料。我國《行政訴訟法》將行政訴訟證據分為7類,即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理論上,證據又主要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派生證據、本證和反證。稽查人員在稅務案件調查中,應注意證據的收集方法,注意審查和判斷證據的證明力,以便收集到全面、真實、客觀、合法的證據。
第一,盡可能收集直接證據和原始證據
直接證據是指,可以直接證明待證事實真實性的證據。在涉稅案件中,直接證據主要包括記載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行為的各種憑證,例如發生銷售而未入賬申報納稅的開給購貨方的發票等。原始證據是指,直接來源于案件事實,或者在案件事實直接作用下形成的證據。在涉稅案件中,原始證據主要有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的各種賬簿憑證、發票、納稅申報資料等原件。直接證據最具證明力,原始證據最具客觀真實性和合法性。因此,在稅案調查中,稽查人員應盡可能地收集直接證據和原始證據。
第二,注意收集間接證據和派生證據。
間接證據是指,需要借助于其他證據支持,方能對待證事實產生證明作用的證據。例如有關財務人員、法定代表人的證明材料、詢問筆錄、經濟合同、銀行收支憑證等。派生證據是指,從原始證據中衍生出來的證據。在直接證據不足以證明事實真相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間接證據和派生證據,以補充直接證據不足。在上述案件中,稽查人員在無法取得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應從外圍調查,收集用電量的證明、購貨方的證明、生產工人的證明等證據。
第三,同時收集本證和反證
本證是指,為支持和證明自己所提主張的證據。反證是指,當事人為反駁對方主張所提出的證據。收集反證并且排除反證,是對本證真實性和可靠性的驗證。
第四,收集的證據必須合法有效
我國法律要求,證據必須具有客觀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因此,稽查人員在調查收集證據時,應注意把握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程序要合法。例如制作詢問筆錄時,不得對納稅人或證人引供、誘供和逼供;復印、復制證據時,須注明原件保存單位和出處,由當事人簽注“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字樣,并簽字蓋章。二是收集的證據本身要符合法律要求,能經得起復議或法庭審查。例如取得的證明材料加蓋單位公章,而不能是單位內設部門的章。三是注意證據與案件的關聯性,即收集的證據應與被調查案件納稅人有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二手房交易合同上沒有注明時間怎么辦
2021-03-13房屋可以贈予嗎
2021-03-19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