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臟物和遺失物善意取得可以么?
不可以。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一般而言,善意取得制的適用前提是原權利人基于某種信賴(可能是信賴好友將物交其保管,可能是將物交由某專業人員修復等等)將物交付他人。而反觀遺失物(或是贓物)是不存在這樣的前提的,也就是說在遺失物(或是贓物)情況下,物之所以脫離原所有人乃是在其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不慎或是不備而丟失的。
而遺失物(或是贓物)脫離原權利人乃是毫無防備的,沒有基礎信賴關系的存在,如果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似乎是在鼓勵人們拾金要昧、勇敢盜竊。這顯然是不符合立法目的的。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學理上認為,善意取得具有不經過時效或經過瞬間時效而使無權人取得權利的效果,它屬于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成立善意取得的條件一般為:
1、其主體僅限于第三人,其他非法占有人不適用這一制度;
2、其標的不僅限于法律允許流轉的動產,對不動產也適用這一制度;
3、第三人取得財產須基于善意,即其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出讓人無權處分該財產;
4、須有第三人對受讓動產取得占有的事實。
綜上所述,善意取得有嚴格的構成要件,其中包括取得財產是基于善意。而贓物或者遺失物不具備善意取得的要件,遺失物的撿到人有保管、上交遺失物的義務。其不得將遺失物擅自使用或者變賣,否則物主可以要求其索賠,數額巨大的還構成刑事責任。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婚姻自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23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