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炒作成了知名人物的肖*軍,因不肯在產婦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導致難產的妻子死亡,造成令人惋惜的一尸兩命悲劇事件。近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也審理了一起因醫院冷漠而導致新生嬰兒死亡案件,法院判決由醫院賠償死亡嬰兒父母丁燕夫婦醫療費、喪葬費、尸檢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人民幣76127.25元。
2007年1月20日,33歲的孕婦丁燕因下腹痛2小時,入住上海某醫院待產。入院診斷:懷孕40周零3天。診療計劃: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加強母兒監護,可陰道試產。1月22日13時51分,丁燕自然分娩一男嬰,醫生即給予患兒氣管插管加壓用氧后,轉送兒科病房繼續搶救治療。男嬰出生32小時后,因病重搶救無效死亡。尸檢報告:臨床為孕40周零5天,產后30分鐘出現嘆息樣呼吸,出生后32小時死亡。
丁燕夫婦認為醫院在診療中有過錯,遂于2007年2月13日起訴到法院,訴稱自懷孕后始終在醫院例檢,產前檢查報告均無任何異常。2007年1月20日凌晨,懷孕足月出現臨產現象,被送至該醫院待產。家屬考慮到產婦系高齡且臨產癥狀不穩定,遂在21日下午向醫生請求施行剖宮產手術遭拒。22日凌晨4時左右,丁燕生產仍然困難,家屬遂向當班護士告知無力分娩,再次請求施行剖宮產手術,醫護人員均未理睬。在產程中,胎兒有缺氧指征提示,且逐漸加重,但現場沒有醫生對產婦的產程進行監測,以致未及時施行剖宮產手術搶救胎兒,導致胎兒出生后即被診斷為“新生兒重度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出生僅1天的嬰兒終因搶救無效死亡。丁燕夫婦認為醫護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嚴重違反診療常規,無視患者選擇分娩方式的權利,對患者生命健康極端漠視,提出醫療費、嬰兒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尸檢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50余萬元的賠償。
法庭上,醫院對丁燕入住醫院事實無異議,但聲稱周六、周日如果孕婦不是急診,不是必須行剖宮產手術的,醫院不允許行剖宮產手術。丁燕入院后未呈現剖宮產手術指征,診療過程是符合常規的,不同意承擔賠償責任。在鑒定報告出來后,醫院又稱雖構成醫療事故,但不同意丁燕夫婦提出的賠償比例,要求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處理。
案件審理中,法院向丁燕夫婦釋明以繼承人身份起訴,請求權基礎是嬰兒作為自然人與醫院有權利義務關系,而丁燕與醫院的糾紛,屬另外法律關系可另案訴訟,丁燕夫婦表示認同,在本案中不再主張丁燕的損失。
根據醫院方的申請,法院委托醫學會對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進行司法鑒定。醫學會出具鑒定書中闡述:孕婦33歲,經不孕癥治療后懷孕,胎兒珍貴,孕婦臨產后胎心一度減慢,未引起醫護人員重視;尸檢病理報告死亡原因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伴出血。從整個產程情況看,孕婦自臨產初即開始胎心減慢,缺氧時間長,也可引起這種病理變化,而非胎兒先天性肺發育不良所致。該病例新生兒死亡,與產程中胎兒窘迫,未采取縮短產程措施有因果關系,嬰兒與醫院的醫療爭議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法院認為,鑒定認定雙方的醫患糾紛構成了醫療事故,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規定,賠償范圍和賠償比例以法院確定為準。根據鑒定指認醫院過錯責任程度,而丁燕夫婦要求全額賠償的訴稱過高,所主張的醫療費、喪葬費、尸檢費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應包含在精神損害撫慰金之內,賠償比例應確定為70%為宜。遂判決由醫院賠償丁燕夫婦醫療費、喪葬費和尸檢費14027.25元,另外賠償丁燕夫婦精神損害撫慰金6.2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病假多久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13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