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債務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債務承擔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承擔的規定,債務承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的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本來無效或者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訂立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
2、被轉移承擔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從性質上判斷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例如演出合同中約定的特定演員的演出,一般不能讓他人代替;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專門作了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是因為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債務能否得到履行,與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及信譽有關。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一般須簽訂債務承擔協議。
二、債務轉讓對保證責任有什么影響
1、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即未經保證人同意轉讓的債務,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的范圍僅限于未經其同意而實際轉讓的債務。對于未轉讓的部分債務,保證人仍應承擔保證責任。
2、債務轉移經保證人同意的,保證人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保證人僅就其同意轉讓的那部分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對未經其同意而實際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債務人想要脫離債權債務關系,除了可以如約履行自己的債務以外,還可以選擇將債務轉讓給第三人。在實踐中,時常會出現,債務人為了逃債,串通第三人一起欺騙債權人,所以債權人在同意債務人將債務轉讓時,一定要慎重,避免給自身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公司債權債務的轉讓不同情形的處理是怎樣的
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22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兒子不孝順父母怎么辦
2020-12-31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