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確定借款糾紛管轄法院
1、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2、什么是“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進一步解釋,民間借貸是一個雙務合同,出借人的義務是將約定借款金額的貨幣交付給借款人,借款人的義務是按照約定還款期限將約定借款金額及其利息以貨幣形勢交付給出借人,因此民間借貸糾紛中“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可能是出借人所在地,也可能是借款人所在地。結合《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轄權。這較以前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管轄作出了較大的改變。
二、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辦
換言之,接收貨幣一方是否僅指住所地,是否包括經常居住地?
按照通說理解,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正確、適當地完成合同中規定的雙方因承擔的義務行為,合同的履行地點即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地方。在借貸合同中,存在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一是貸款人按約定向借款人支付貸款的履行行為,二是借款人按約定向貸款人償還借款的履行行為。而這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受貨幣一方”,支付貸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借款人,而償還借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貸款人。
從《民訴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和第二十二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可知,根據一般的管轄原則,無論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實踐中,因為借款而產生糾紛的情況也是蠻多的,此時解決這類糾紛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訴訟,但對于當事人而言就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應該去哪里起訴。畢竟不同的法院可能對借款糾紛案件的管轄權不同,如果起訴的法院并不具有管轄權,自然也就無法受理案件。
民間借款糾紛起訴書范文
借款糾紛原告怎樣舉證
借款糾紛中,借款證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